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性地标之一的故宫博物院,将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关灯。
深圳供电局为迎接“地球一小时”而开展的“低碳生活周”宣传活动上,这个因为人类对电能过度消耗而不停“流泪”的别样“地球”吸引了现场所有人的目光。
塞浦路斯20日在首都尼科西亚举办希腊族和土耳其族共同参与的儿童环保画展,为27日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预热。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市政广场,一名小女孩手举马灯参加“地球一小时哥本哈根之夜”活动。
在中国,“地球一小时”活动除了实现上述目标外,还希望对国家2010年前实现节能减排20%的能效目标提供最大的支持,并且鼓励个人和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2010年3月27日晚20:30熄灯一小时,展示公众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持。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2010年3月27日20:30—21:30,一同参与。超过64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参与到了2009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中来。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一个小小举动可以对最终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时,参与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地球一小时”象征着希望,也代表着行动。每个人都能让一切从此改变。
2009年的“地球一小时”是一项全球性的行动,它呼吁每个人,每个企业和社区都积极采取措施,投身其中,承担应尽职责,为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明天而行动起来。届时,全球各地从欧洲到美洲的地标性建筑都将伫立于黑暗之中。而世界各国人民将通过关灯这一方式,携手为创造地球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地球一小时”这一活动率先于2007年在澳大利亚展开,当时大约有220万悉尼家庭和企业熄灯一小时。然而仅仅一年以后,“地球一小时”已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超过35个国家多达500万人参与其中。全球各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如旧金山的金门大桥,罗马斗兽场及时代广场上的可口可乐广告牌等都为此而伫立于黑暗之中,各城市居民也表达了对刻不容缓的环保事业的热忱希望。
该活动起初只是一项号召悉尼居民关灯的活动,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之一。2010年3月27日晚上8:30,全球各地的人们将为”地球一小时”而熄灯。我们希望能有超过1000个城市10亿人参加这一活动中来,用全球性的努力一起来应对气候变暖。